第一次知道愛知犬山市的Little world (野外民族博物館)是在某本很妙的書中
妹尾河童的廁所大不同裡,特別到小小世界取材,採訪亞洲地區的各種廁所
這本書真的很得我心,各種角度的廁所解剖素描圖畫的超級詳細
打電話到日本各界名人家裡劈頭就說[冒昧打擾,請問我可以參觀府上的廁所嗎?]
這跟海賊王裡面的布魯克的口頭禪[小姐可否讓我欣賞妳的小褲褲]有什麼不一樣XD
若不是這樣,"小小世界"這個名字真的會讓人聯想到小人國或是迪士尼裡很和諧的SOGO贊助的小小世界遊戲。
第二次注意到它,是大阪民族學博物館的教授慎重推薦...
稍微翻譯介紹一下:
位於廣闊翠綠丘陵上的野外民族博物館佔地123萬平方公尺,共展出了來自世界22個國家的33棟特式民俗房屋(由實物移築或復原而成),涉及地區包括有意大利土盧里之鄉、德國拜仁州、印度喀拉拉邦、印度尼西亞多巴和巴里島、法國阿爾薩斯、韓國、沖繩石垣島和南非津巴布韋等。另外也展示了4萬餘件民俗資料,其中6千件為常設展品。展覽場內更設置了70座電視及音響,配合不同的燈光效果展示出世界各地的民族與文化生活。
看起來好像很正經,換個方式說就是:
[很大很大很大,腳很酸,很多超有趣的各國民俗物件,很多實際在當地有住人的各種房子可以鑽來鑽去、很多華麗又誇張的民族服飾可以穿來扮妝、很多買不完的小東西、很多好吃但有點貴的各國料理,讓你不用出國也能體驗各國風情了解各個民族]
<<這種講法就非常闔家歡樂吸引人。
小小世界的地理位置有點微妙,位於犬山市,從名古屋過去需要一小時的車程,電車加上從犬山站搭公車需要單趟一千多日圓,雖然榮有直達車,但班次很少(850圓)。因此是個需要專程前往的地點,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和犬山城一起來個一日遊。
位於犬山市的另一個超大型戶外博物館則是明治村(過幾天會去),看了一下台灣的自助旅行者似乎比較喜歡明治村,因為它的風光更明媚,建築也十分有特色。建議絕對不要把小小世界和明治村排在同一天,除了走馬看花、鐵腿、花了很多門票錢外不會有其他好下場的XD。兩個地方都最少需要很充裕的四個小時以上才足夠。
講了那麼多,終於開始要進入小小世界了,推薦開始前買本世界護照吧!老老實實的從"出關處"開始蓋章,進行只屬於一個人的環遊世界旅行。
入口一進去有個很"正宗"派的民族學博物館,大部分的遊客都會匆匆一遊或是跳過,但是其實內容完全不輸給中型規模的博物館喔!
野外民族博物館的主旨為「傳達人們生活的實況」,本館展示分為五大主題、來自七十個國家的豐富民族資料。展示室分為進化、技術、言語、社會、價值,通過主題展示來眺望全世界。
除了第一區的進化的展示方式稍嫌老舊以外,其他區域的表現都很精采
技術
仔細觀察,會發現物件排列和展場整體都和大阪的民族學博物館有相似之處
雖然一個黑色基調,小小世界則是白色為主,但是同樣都人很少XDD
這是什麼?神奇的東西放在語言區的入口
大砲?
那麼長,如此巨大,還需要輪子支撐著
果然是大炮吧?
其實是泰國祭典用的長太鼓...你猜對了嗎?
社會
價值,或者說宇宙觀
最後一個展廳的震撼感非常強烈,與由下往上的擺設參觀方式,以及刻意營照十分肅穆靜謐的氣氛有關,每一個民族的價值中心象徵,往往來自於表情強烈的面具臉孔...走在無人的大廳靜悄悄,左右張望都是嚇人的喪葬儀式鬼面...
我嘴裡一邊喔喔的讚嘆不已,一邊怕怕的加快腳步飛奔出去...這種東西就算因為專業接觸再多,只有一個人面對數百個蘊含民族"靈魂"的臉孔時還是很可怕啊Q口Q
趕快衝出沒有人又太過於神祕的展廳,奔向陽光燦爛的戶外吧!
園區非常的大,光是單純的環園區道路就有兩公里多,更別提在那鑽來鑽去爬來爬去的腳程
所以網誌會省略到部份房子或是鐵腿沒看到的細節
裡面的各民族建築幾乎都是當地拆遷復原的,本來都是有住人喔!
或是請該民族的人到日本來建造的,保證原汁原味
主要動線是從"靠近日本"的地區開始,所以一開始當然是沖繩和北海道
(為什麼沒有本州呢?這就牽扯到微妙的民族歸屬以及愛奴人先住民的問題了)
網站上有非常詳細的分區地圖,可以發現有些除了房子之外還有特色產品販賣部,甚至是小館子,傳統服飾扮裝等等,真是太歡樂了。像是第一區的沖繩和台灣就有花錢殺時間的許多小東西。
沖繩地區,當然要有石獅子和石敢當
北海道愛奴族
這是關小熊的籠子,小熊當然不是拿來吃的,被用於祭儀過程中
詭異的男廁和女廁
來看看妹尾河童的書裡的詳細圖片和描寫,女廁實際上超小間的啦!
大概是給幼稚園生用的那麼小間
來了來了~~~神奇的台灣農家~~
還可以在這裡穿傳統俗氣台灣服飾還有皇帝袍!!
哪個皇帝會出沒在台灣農家呀!你是在演嘉慶君遊台灣嗎???(糟糕,透露出我的年代)
大廳裡面放了個很小氣的神明桌,傳統台灣三合院的神明桌都超大的啦~
而且為什麼左方有兩個不明的頭!!!
什麼叫做戴上頭後可以體驗中國風!台灣人才不會在農家裡穿皇帝袍帶熊貓頭
你是在客串onepiece裡面的熊貓人還是跳嘉官~~
但是其他地方又還滿中規中矩的,灶腳和米倉都很不錯
再來看一下台灣古早廁所...(依然執著於廁所XD)
發現土地公廟!就像台灣鄉下地方到處可見的小土地公廟一樣
土地公廟旁邊是台灣風味小吃和禮品區,有炒米粉,割包,和七星劍之類的XD
北美印地安區
北美阿拉斯加地區的某某族...
祕魯,大地主的莊園
你看你看,裡面還有草泥馬耶(我分不出羊駝和駱馬XD)
和解說的工作人員聊了一下,據說當初在選擇代表家屋時,選了帶有濃厚西班牙風的大莊園讓來訪的秘魯人有些不滿。西班牙風不是"祕魯風"啊,但是選擇的理由充分表達出秘魯在西班牙長期的殖民,喪失了許多自己的傳統與語言,西班牙風的莊園是最能代表被強制整合過的祕魯曖昧的文化與歷史。
因為是中南美洲高原,所以連植物都會配合。小小世界厲害的地方之一是除了主要道路兩旁看不出季節與地區性的路樹外,在各建築附近的自然景觀、播放的音樂都完全配合該地的風情。
來了~~~連活生生的駱馬都出現了!!
記得大學時代在木柵動物園看到駱馬對著遊客吐了超臭的口水,從此之後對於這種毛蓬蓬牙齒很大顆的生物就會保持安全距離,不敢太靠近。
進入巴里島地主的家,音樂和自然景觀馬上轉變成東南亞風
小小世界真的很厲害,我去過三次巴里島,要不是園區內會擺很多寫日文的說明牌,一踏進來真的很難看出這是日本,氣氛營造的非常面面俱到。而且裡面當然也有巴里島常見的那種小飾品賣店,價錢也還算公道,就跟巴里島還沒殺價之前的價錢差不多XD。
進入整個園區的中間部分,通常到這裡會休息一下,把歐洲村放在這裡很恰當
喝個茶、啤酒、紅酒、買個點心、逛個賣店...完全掌握了遊客心態~~
小巧精緻的教堂,外頭的尖頂建築也很有風味
但是周遭圍著墓碑、十字架、低矮的木樁...讓我一直想起一個東西和畫面
不...不是吸血鬼
魔獸裡的夜色鎮...
我記得那時候晚上還不太敢一個人玩,墳墓洞裡都會爬出抓腳的感覺Q口Q
法國區,也很有夜色鎮的感覺耶,這裡好適合夜遊探險喔
沙漠民族區,也是唯一有罩屋頂的地方,有點動物的腥羶味
因為那些羊皮帳篷之類的,應該受不了日本的雨雪吧
非洲區附近的賣店有賣鱷魚肉拉麵喔~~(我沒吃)
剛看到這棟建築時,有點愣住了,這是什麼?
生活在南非共和國內部高原的Ndebele民族,由於早期受白人文化影響過深而失去了原本的風俗,而再創造出新的文化,喜歡用鮮豔的水性漆料塗抹在房屋的外牆上,描繪幾何圖形的壁畫。
房屋給人的印象真的很深刻,很難用美醜或是華麗樸實之類的文字去判斷,有種超現實的感覺,只能說...你家一定不常下雨,否則每年重漆真是太辛苦了。
接著是西非的Kassena族的家
整體感覺很妙,一大片圓圓方方土土灰灰的連在一起,像是沒有任何規則長成一片的磨菇。房子、門、室內都圓圓的,我進去出來各撞到一次頭...每個男的都可以娶好幾個妻子,不過沒有住在同一間屋子裡,不然每天為了撞到頭要討秀秀就會爭風吃醋到照三餐打架。
因為太難體會了,所以來張側面圖,房子都低於水平面,所以光線有點暗,但是一鑽下去就會覺得比室外溫度陰涼幾度,可以感受到西非民族的生活智慧。只是關於門太矮一直撞到頭這點我還是無法領教。
尼泊爾佛塔,這裡買的串珠手環好可愛
泰國長腳屋,我在這裡第三次撞到頭...
泰國另一類型的房屋,附近完全沒人,房屋外有雜草,裡外都有些破舊...
鑽到房子裡的時候,有種大白天自己到鬼屋探險的感覺
最後一個點是韓國農家和韓國地主的家
前面有種看起來很好吃的,是韭菜花嗎?
地主家果然比較豪華
走著走著,越來越靠近入口處,我也快"回國"了
這一趟旅程走了五個小時,依然沒有辦法細看每個點,真是鐵腿之旅
噹噹噹!!完成入關蓋章
本來以為只是去蓋個章而已,結果走進去蓋章的地方時,
工作人員很親切的說[歡迎歸國~~]還有三個人一起歡呼拍手
然後請穿著海關制服的金髮姐姐很慎重的蓋了章,還有世界一周小禮物
黃色的小笛子有些粗糙,吹起來還是放屁的聲音,但是還是很開心
這篇寫好久啊...等我寫到明治村時一定更累